04
相关资讯
化解亲子矛盾之道
1、互相冷静,让情绪得到舒缓。
当一个人在发脾气的时候,你说什么或者做什么都没用,小孩子也是一样,他的全部精力都在“钻牛角尖”,都在想着发泄的不满,你说什么不仅听不进去,还容易造成孩子更多的反抗。这时家长如果觉得自己已经绷不住了,就先撤离一会,去另一个房间等,让孩子先发泄出情绪,自己也冷静一下。等到大家都可以理智的面对事情和情绪的时候,再将事情说清。
2、让孩子用对话来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有的孩子,喜欢以摔东西、不吃饭、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的方式来表示不满;还有的孩子,干脆以懈怠学习、沉迷游戏、与父母顶嘴作对的举动来表达抗议。为避免出现此类状况,家长务必让孩子养成“用对话方式解决”的习惯。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,家长先不急着唠叨说教,应鼓励孩子用口头说、写或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3、情景模拟不同的情绪表达。
一些孩子在面对陌生状况时变得紧张慌乱,稍有不顺心便会情绪失控;另一些孩子不清楚哪些情绪会带来正面效果(或造成负面影响),因此只能效仿大人的做法。这时,家长不妨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,让孩子体验不同的情绪。此外,家长还可以与孩子角色互换,让孩子体会自己过去发脾气的模样,以便更好理解情绪的表达。
4、教会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。
有情绪很正常,如何处理情绪就是非常关键。孩子有自己的脾气,家长也可以教会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。比如孩子可以通过运动发泄自己的情绪,这样不仅情绪能发泄出来,还能锻炼身体,增强孩子的体质。
5、与孩子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问题。
有时候,孩子在发完脾气后,心情也没有好转,那是因为引起他们生气的事情还没有得到解决,他们高兴不起来。这时候,需要我们适时给出一些指导和帮助,和他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。
6、预防和减少发脾气的几率。
情绪就像一个一边注水一边防水的泳池,除了释放也要减少注入,平时多多给予孩子足够的眼神关注、拥抱以及陪玩,减少不必要的冲突,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,提供一些选择,让他们的自尊得以发展,培养他们的能力感,让他们体验成功和挫折,丰富他们的生活,孩子发脾气的概率就会随着他们的认知发展和经验积累得到改善。